《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哈工大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的全“芯”为“锂”团队
哈工大全媒体(李双余/文)11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报道《创新中的青春力量(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采访了4个与青年有关的创新故事。其中《协作:反败为胜的“金牌”团队》聚焦我校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的全“芯”为“锂”团队,讲述了4位学子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落入复活赛又反败为胜的故事。
相关报道如下:
创新中的青春力量(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协作:反败为胜的“金牌”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参赛团队成员在修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项目书,从左到右分别为:化工与化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孙小敏、航天学院2022级本科生丛萌、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田雨川、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宋勃翰。受访者供图
10月下旬,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冠军争夺赛在上海落下帷幕。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报名参赛。
这次大赛中,一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的参赛团队受到媒体关注,他们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是一支由10个学院(部)的15名本科生相互引荐、自由组队产生的团队,他们历经8个月拿下本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参赛期间,这支团队经历了题目的多次改换、方案的上百次完善、落入复活赛的“生死一线”,又在一夜之间反败为胜。每一次的攻坚克难靠的是整个团队坚定的信念——团结协作,做自己的冠军。
“我们课题组几位本科生想用实验室所学知识打比赛,我非常鼓励,但我们是做生物材料和传感器的,没有做产品的经验,于是我在各个学院找‘搭子’,最终找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王琮老师。”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王磊老师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和王琮老师一碰头,一拍即合瞄准了氢气检测这个大方向。
“看过锂电池爆炸的新闻,再加上氢能源在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多,我们觉得研究氢气传感器很有意义,因为锂电池爆炸前产生氢气,研究氢气传感器可以在发生危险前给司机乘客留出更长的预警时间。”参赛选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宋勃翰对本报记者说,他们根据这一方向选定了参赛题目——全“芯”为“锂”。
研发、联系工厂代加工、封装……参赛期间,来自哈工大航天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数学学院、计算学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小伙伴纷纷加入进来。
“我到各个学院挖人,缺哪项技术就到哪个专业找。他们有的是我打比赛认识的,有的是在社团认识的。”宋勃翰说,同学们自力更生搞研发,将产品做到了国内领先,得到了专业机构和企业的认可。
校赛、省赛、国赛,越走越难。“当时真有放弃的念头。”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田雨川忘不了改PPT的故事:“可是学校的支持帮助我们坚持走了下去。很多老师帮我们把关,其中王磊老师带我们‘破题’,指导我们在讲出创业故事的同时,展现技术优势。”
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上海举行。大赛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分为20组,每组15个项目团队,每组答辩前5名直接晋级金奖,第6名进入复活赛。20个本科生创意组的第6名进行第二轮答辩,其中前5名得金奖。而全“芯”为“锂”第一轮答辩后排名第6,落入复活赛,就看能否抓住最后的机会了。队员们感到压力很大,因为他们要在一天之内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展示。
关键时刻,团队精神再一次起到了作用。
“创新创业学院的老师全程陪我们战斗,鼓励我们说哪怕有一线希望,都要抓住最后的机会,不留遗憾。王磊老师在哈尔滨喊话我们,即便最终拿不到金奖,也要继续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疲惫的心态,做‘自己的冠军’。”身在上海的化工与化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王子僖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后,又“支棱”起来了。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在哈尔滨的小伙伴一夜没睡陪着我到凌晨四五点钟,我睡了他们才睡。早上他们怕我起不来,还打电话叫我起床。”张王子僖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芯”为“锂”项目最终在复活赛中获得第5名,拿到了金奖。“听到孩子们在上海传来好消息,当时我眼泪都下来了,真的太不容易了。”得知同学们夺金,王磊老师难掩激动。
对于哈工大的参赛同学们而言,参赛的收获不仅仅是奖杯。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许茗川立下了心中的志愿:“这次比赛让我明白,创新成果只有产业化落地之后才能真正造福人民。我读研打算选商业分析方向,希望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商业应用领域,把成果应用在祖国大地上。”
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411/26/content_3003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