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发布

最新发布

《人民日报》报道哈工大为寒地测试产业注入新动能

2025年02月08日 新闻网 浏览次数:812

哈工大全媒体(李双余/文)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别看天气冷 生意热腾腾》,报道我校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健教授团队“空调热泵的寒地性能测试”项目,聚焦我校把“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延展冰雪经济新空间、释放发展新动能。

相关报道如下:

 

黑龙江漠河大力发展寒地测试产业

别看天气冷 生意热腾腾

记者 郭晓龙

汽车性能测试、光伏发电测试、空调热泵测试……最低气温零下53摄氏度,冰封期将近半年,黑龙江省漠河市充分发挥极寒环境这一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寒地测试产业,把“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延展冰雪经济新空间、释放发展新动能。

测空调热泵——

“低温环境下的制热能力,对空调综合性能是很大考验”

漠河的雪天清晨,太阳刚露出一丝光亮,李小辉就已经在去往测试场地的路上了。

“项目组担心大雪对室外机造成影响,让我去现场调试一下。”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空调热泵的寒地性能测试”项目组在漠河的现场维护人,遇到极端情况,李小辉就要立即去现场观察调试。

清理完积雪后,李小辉接到了项目组的电话。“目前数据一切正常!”电话那头的研二学生蒋良志正在1000公里外,通过全自动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观察着测试场地里四五十个传感器收集的现场温度、湿度、压缩机转速等数据。

“东北采暖以烧煤为主,每到冬天空气质量容易受影响,我们正在研究如何用空调热泵进行更节能环保的取暖。”来自黑龙江的蒋良志从小就对采暖的重要性有着切身感受。但现在空调取暖的耗电量较高,有些空调还会因冬季低温无法运行。

在空调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制冷是本分,制热是本事”。

“低温环境下的制热能力,对空调综合性能是很大考验。”蒋良志介绍,他所在的项目组就是要在漠河的极寒环境下,考察空调零部件的耐寒性、整机的持久运行能力和能耗情况,再用以支持后续的改进和开发。“漠河极端天气多、低温周期长,适宜开展长时间、大范围的测试,同时当地便利的交通条件、寒地测试产业的规模效应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也在吸引着我们。”项目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吴健说。

目前测试的两款空调产品来自一家韩国企业,项目团队也是这家企业在全球测试极寒环境的第三家实验中心。“测试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也为项目组开展热控测试积累案例。”吴健说。

“现在空调热泵的寒地测试还没有行业内的官方标准,我们要与国内做热泵研究比较成熟的高校一起推动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设立。”关于未来目标,吴健说,还要把冻雨、暴雪等异常工况的因素加入测试,再去研究如何去对抗这些因素,助力我国清洁取暖事业发展。

 

报道链接: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8192358-500006080074



 


责任编辑:商艳凯

审核:宋玲 李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