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光明日报》报道哈工大卓越工程师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3年10月10日 新闻网 浏览次数:1785

哈工大全媒体(马晓雪/文)10月10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专版推出报道《卓越工程师培养有实招、见真章》,聚焦哈工大卓越工程师学院面向国家重点领域,强化交叉融合、突出实景实战,注重培养模式多元化,通过产教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的特色经验。同时,在该版发布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题调研组撰写的《探索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新机制——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调研》中,介绍了我校在组建近百个跨学科“大师+团队”校企协同联合攻关课题组基础上,搭建多元主体架构的工程师技术中心和“专家+技术+项目”融贯平台,推动产教、科教项目产业化落地,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紧密衔接的经验做法。

相关报道如下:



培养模式多元,保持与行业变革的一致性

今年,马秉正以直博生的身份,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学习。在选择个人培养方案时,马秉正选择了2年校内学习+3年专业实践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他欣喜地发现,当前学院的培养方案课程配置多元化、学生选课自主化、教师指导全面化等特点突出,给予了学生充足的选择与学习空间:“学院新制订的培养方案能够实现卓越工程师定制化培养,非常契合我学习实践的需求。”

“学院以承担的教育部航天动力、先进试验与测试2个重点领域核心课程建设为牵引,联合航天科工等20余家央企统筹推进培养方案制/修订,新的培养方案以提升工程硕博士的原创力、领导力、系统思维为出发点,建设了领导力课程、领域特色课、领域前沿课、校企共建课模块,按领域跨学科的特色鲜明,新建课程占比达20%以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潘旭东道出了学院培养方案的安排。

学院在学生培养上面向国家重点领域,强化交叉融合、突出实景实战,按领域跨院系、校企互动的培养模式强化与传统工程硕博士培养的差异。“同时引入企业和行业最新前沿研究进展,结合课程研讨,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现了学科前沿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保持了与行业变革步伐的一致性和前瞻性。”潘旭东说。

在导师选聘上,学院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谭久彬牵头教育部“先进试验与测试”领域核心课程建设并担任首席科学家。他表示,在课程建设中,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多个高校和业界领头单位,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授课内容都经团队精心选择,构成严谨的知识体系,并已在高端制造、系统集成、先进测试等领域成功应用。“课程团队深入了解行业背景需求,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突出,能够及时将行业需求反馈给课堂,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并针对工程案例提炼自己的研究课题,便于言传身教地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产教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相关行业对具有解决“卡脖子”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让人才培养与国家需要、市场需求之间不脱节?

潘旭东认为,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通的方式,以领域代替学科、以产学融通取代先学后用、将企业的复杂工程真问题作为学生研究课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最佳途径,是实现工程科技人才自主培养的必由之路。


报道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10/10/nw.D110000gmrb_20231010_2-14.htm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10/10/nw.D110000gmrb_20231010_1-14.htm


 


责任编辑:马晓雪

审核:宋玲、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