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创造“大有作为”的新业绩
哈工大全媒体(刘培香/文 辛然等/图)6月9日,哈工大研制的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龙江三号”搭乘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也是哈工大成功发射的第22颗卫星,成为学校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在新征程新实践中再建新功的又一亮点工程。
央视报道“龙江三号”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哈工大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不断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聚焦科学研究这项事关发展建设全局的问题,形成专项整治方案,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新一批国之重器赋予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站位更高、劲头更足、能力更强。
“全校上下要扎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切实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创新思路、过硬举措和扎实行动,以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新担当,不断打开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添新功!”6月28日,校党委书记熊四皓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时强调。
校党委书记熊四皓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项目+机制”“横向拓展+纵向深入”,通过科研内循环促进教师成长,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在近日举行的哈工大科研发展论坛暨主题教育科研调研座谈会上,能源学院院长高建民教授的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
高建民教授作报告
论坛以“深学细悟、实干笃行、勇担使命、科技强国”为主题,邀请了国防科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一校三区的科研工作者共聚一堂,聚焦科技创新与前沿技术发展、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强有组织科研等热点,深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科研改革发展,研判发展形势、凝练优势特色、剖析关键问题、拓展工作思路,共同谋划新一代国之重器打造。
特邀专家作报告
为了做好顶层战略设计谋划,全面强化有组织科研,哈工大紧紧把握“十四五”战略机遇期,结合2035年远景目标,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成立了科研战略咨询委员会,聚焦深空探测、航空发动机、“双碳”目标等领域,瞄准月球探索与开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技术等启动了一批校内培育重大项目,面向未来统筹发力。
面向未来进行科研攻关
目前,学校完成了科研战略咨询委员会组织架构、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并牵头组织了多场专项活动,聘任了多个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全面参与学校重大项目培育、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智库建设等重要科研活动中,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提供了决策咨询。
研讨交流科研工作
从原创探索计划、交叉研究支持计划,到“top”学术成果培育计划、领军人才跃升计划,再到校内培育重大项目、科技成果奖励培育等一系列支持计划,学校构建了培养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成长周期支持体系,针对不同群体、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分类、分层、分时”开展多方位培育。
目前学校已从征集的466项“原创探索”项目申请中择优支持51项,支持“数学+X”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19项,“物理+X”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12项,在光学、等离子体、凝聚态物理、量子物理等前沿领域培育新的交叉研究方向。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刻苦攻关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将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航天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方向,重点突破航天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难题,用更多的科技成果助力我国航天强国的建设……”哈工大问天舱机械臂团队成员、机电学院谢宗武教授说。
今年5月,问天舱机械臂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该团队集聚了机械、电气、计算机等多学科教师和博士生,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团队作战、协同攻关的典型代表。
问天舱机械臂团队担任成都大运会火炬手
从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五号“会师太空”到“龙江三号”遨游苍穹,从问天舱机械臂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到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实现“0-1”的突破……哈工大人以学促干,瞄准“卡脖子”难题集智攻关,全面强化重大战略服务支撑能力,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战略部署中勇担重任、捷报频传。
6月20日,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哈工大范峰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的严重事故下“华龙一号”安全壳结构性能试验,圆满完成了热压耦合工况全部试验任务。该试验为世界上最大尺寸安全壳模型高温-高压耦合加载工况下的结构性能试验,填补了国际上相关领域空白。
试验现场
6月23日,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栏目推出重磅融媒报道《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多角度呈现了由哈工大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建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正式建设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诸多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该装置是哈工大不断建强国家重大平台、全面优化战略科技力量组织模式的典型代表。目前,学校正在不断推进高层次科研平台布局,牵头建设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东北高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以及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栏目重磅报道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连日来,各学院纷纷紧扣主题教育总体要求,将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与服务国家迫切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新成效。
积极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仪器学院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面向超精密测量、现代显微技术、导航技术、农业科技、高端医疗声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深入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专利成果转化力度不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与威海校区、化工与化学学院等相关方向进行学科交叉,布局了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大纵深自然采光技术、超声切割止血刀等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正在迅速推进。学院还跨学科跨校区组建了4支队伍进行智慧农机装备研发,助力龙江智慧农业发展。
“为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学院在整体绩效考核中将高水平成果作为关键业绩指标的同时,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着眼未来高层次人才成长和标志性成果培育,设立由教授会和学院班子联合评议的主观评价考核机制,深挖学术贡献内涵,传播卓越目标理念,共商发展难题对策。”仪器学院院长刘俭说。
聚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找准切入点,电气学院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等进一步明确在电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合作的整体布局,在寒地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建设、大规模新能源主动支撑、储能安全等方向开展合力攻关。学院还瞄准能源与经济转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大兴安岭供电公司等多家单位实地调研,组织寒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系列研讨,共同助力黑龙江省新型能源体系更好更快发展。
现场调研
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学校领导带队深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头部企业,开展多层次多领域调查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以主题教育新成效开创卓越发展新局面。各基层单位也在深入调研中不断拓展合作,扎实推进谋篇布局,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携手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力,计算学部深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10余家航天国防单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调研,推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合作。学部还与科大讯飞共建“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面向行业应用需求联合攻关,推动认知大模型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安全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落地。
校长韩杰才表示,哈工大将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与头部企业深化战略合作,优势互补、协同攻关,以平台建设为牵引,集聚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共同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