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新答卷——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工大建校百年两周年之际

2022年06月07日 新闻网 浏览次数:9128

哈工大全媒体(刘培香 商艳凯 梁英爽 张妍/文)时间再次定格在6月7日,哈工大迎来102岁生日。

两年前的同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工大建校100周年,提振了哈工大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百年的精气神。

时间总会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

两年的时间,哈工大人在不懈的奋斗中,书写了新的答卷。

这份新的答卷,是两年来全体哈工大人牢记嘱托,向总书记、向党中央交出的有份量、有厚度、有温度的答卷。

丁香主楼(王利文 摄)


坚持贺信精神引领一切工作

谱写不断改革创新的卓越答卷


5月22日上午,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134号的哈工大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哈尔滨市各中学的学生。他们在航天学院李传江教授带领下,共同开启了一次难忘的火星探索之旅。

哈工大中心“哈工大课堂”探秘火星之旅(王典辉 摄)


哈工大中心的设计建设以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主题主线,全面生动展示了哈工大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成就、培养的杰出人才、打造的国之重器等内容,集中宣传展示了贺信精神引领下的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形象。

哈工大中心的“惊艳”亮相是学校两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引领一切工作的具体缩影。

思政实践课走进东风航天城(资料片)


学校以贺信为总纲深学细悟、以贺信为主题主线常讲常新、以贺信为行动指南绘制蓝图。党委常委会全部议题贯穿,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系列学习贯彻座谈会交流心得,校党委书记熊四皓以贺信精神为主题主线面向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党团校课程全方位宣讲,贺信精神宣讲团在校内外广泛宣讲300余场,围绕“国之重器”和“杰出人才”打造的“祖国以光”“卫国镇海”等贺信精神见学点成为校园地标,党领导哈工大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成为师生共识,政治建设达到新高度。

“祖国以光”见学点(辛然 摄)


进入新百年,学校将贺信精神贯穿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全过程,形成了“卓越、改革、创新、开放、融合”的五大发展思维,确立了“2025年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学校高质量、圆满完成第一轮“双一流”周期建设任务,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一校三区学科统筹发展,以贺信精神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发展动能空前强劲。

第十三次党代会现场(辛然 摄)

庆祝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辛然 摄) 


改革创新是哈工大走好新百年卓越之路的必由之路。两年来,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内部治理四项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一系列改革实招、新招、硬招密集出台、初见成效——

瞄准新时代杰出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施《关于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加强“五育并举”顶层设计,强化分类别、分层次、分轨道的教学资源建设,着力构建多元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谋划成立未来技术学院,打造全链条一体化协同创新实践平台,高标准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大师+多学科导师团队”的科教融合育人模式落地生根。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一角(资料片)


围绕队伍建设和内部治理,制定实施《关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持续深化教师岗位分类设置和长聘准聘制度改革,持续完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推动各类人才各就其位、各尽其责、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推出人才服务专员、人才引进快速响应机制、管理人才激励办法等一批改革实招,“一站式师生服务中心”“一网、一门、一次”“一卡通行”等服务项目改革得到广泛好评。

聚焦打造新的国之重器,制定实施《关于深化科研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成立科技战略咨询委员会和重大项目培育办公室,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和攻关方向,同时发挥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提升理科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施意见》,担“尖兵”使命、出“一流”成果的劲头空前高涨。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开创未来。锚定目标、把稳方向,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哈工大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无限光明。


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

谱写打造国之重器的硬核答卷


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从天和核心舱到天舟货运飞船,在中国空间站建设过程中,哈工大多项技术和成果有力支撑飞行任务。

而在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重大专项任务中,哈工大人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支持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参研参试团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研制的火星车移动系统、转移坡道机构助力“祝融号”实现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神舟揽月广场(辛然 摄) 


勇于追求卓越,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哈工大人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哈工大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然要求。

两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引领下,学校坚持“四个面向”,部署凝练重大技术培育方向,引领激励更多科研工作者围绕“卡脖子”难题集智攻关,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超前谋划打造新一批“国之重器”,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牵头7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连续2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人荣获黑龙江省最高科技奖;

获奖成果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国家航天局)


牵头打造东北地区高校首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实现零的突破;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进一步完善高层次学术团队学科布局;

牵头16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展现科技自立自强新担当;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1项,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

学校先后实施理学强盛计划、“0-1”原创探索研究支持计划等系列举措,设立原创前沿探索基金,探索开展“揭榜挂帅”制度,同时加强应用牵引和瓶颈突破,构建了从原始创新到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的完整链条,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2022年3月15日,哈工大牵头的国家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迎来新进展,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携手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综合环境模拟系统——太阳模拟器测试圆满完成,实现了太阳系核心环境因素电磁辐射地面模拟。

大科学工程现场(辛然 摄)


这也是东北三省首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建成后可优化和平衡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区域布局,使黑龙江成为国际航天科技和空间科学的学术中心之一。

对标“六个龙江”建设需求,学校持续助力打造国内一流小型卫星产业制造基地、国际一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等龙江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高地,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现代农业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一批高科技成果在龙江大地“扎根、开花、结果”,成为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打造新的国之重器(资料片)


提升杰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谱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彩答卷


“全校上下务必将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牢牢抓在手里,抓出过硬的成效,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人才培养改革,走出一条具有哈工大特色的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6月1日,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思想大讨论暨第六届教学节闭幕式上,校党委书记熊四皓就新百年哈工大人才培养改革“朝什么方向改”“改什么、怎么改”“如何改到位”作出进一步部署。

“深悟笃行贺信精神 凝心聚力擘画未来”人才培养成就展(辛然 摄)


自5月19日第六届教学节启动以来,一校三区围绕“深悟笃行贺信精神 凝心聚力擘画未来”主题,开展了16场不同层面的人才培养成果总结活动和展览,举办了以“新时代多元化杰出人才培养理念、目标、模式”“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等为主题的多场研讨会、交流会,集中展现了哈工大人在人才培养方面领悟、践行贺信精神的所思所行。

两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久久为功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在提升杰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

“希望你们志存高远,心怀‘国之大者’,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成为‘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英才……”

2021年10月23日,刘永坦院士与他的“00”后学生们在二区主楼609教室见面,话音刚落,便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刘永坦院士与学生座谈交流(辛然 摄)


从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到首届“永瑞奖学金”,永坦班的同学们铆足了劲你追我赶,用实际行动践行“卫国镇海”精神。

智能机器人班朱海峰和他的小伙伴们设计的工程机器人,可以完成取槽内矿和地面矿、道路救援、取障碍块等功能。6月9日,他们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在学习与科创中淬炼本领,他们正在向着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人才”目标携手共进。

两年来,学校立足“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创新推出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等由5位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成为站位高、起点高、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载体。

学校还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立足学校作为航天第一校的资源优势,谋划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瞄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3个方向,通过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体系和本-硕-博-优秀预留师资一体化杰出人才路径,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学术大师和工程巨匠。

我校学子在2021年“砺剑杯”智能空天创新大赛中获特等奖(资料片)


学校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持续完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思政课体系,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博实现贯通培养,学位论文分类评价标准、研究生多元评价机制和学分互认机制日趋完善。

获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年榜单和年度榜单三连冠;

本科生生源全国排名近两年连升9位,2021届毕业生到航天国防就业突破2000人、较2020年增长25.85%;

获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5门;

9种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获批12个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13个项目被认定为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是哈工大对“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作出的响亮回答。


打造新一代哈工大“八百壮士”

谱写筑牢人才高地的实力答卷


“学校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尽全力支持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2022年1月,校党委书记熊四皓与高端人才代表座谈交流时表示。

校领导与高端人才座谈交流(梁英爽 摄)


稳定人才有温度、引进人才有速度、培育人才有力度、评价人才有态度,学校坚持“稳、引、培、评”多措并举,激发全体师生干事创业、奋发作为的精气神——

为科研人员开辟晋升新渠道,在原有重大项目突出贡献人才计划基础上,推出了《科研突出贡献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2021年首批晋升15人,航天学院代兵因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直接由工程师晋升研究员;

加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和拔尖人才队伍后备力量建设,面向校内优秀在读博士生实施“春雁英才计划”,贯通人才培养和师资选聘,2021年首批遴选95位博士生,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深入实施教师岗位长准聘制度、青年拔尖人才和教学拔尖人才选聘计划,不断提升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建设质量,持续推动人才评价“破四唯”“立新标”,不论资历、不设门槛,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可以说,学校的这一系列政策导向和保障措施,给了广大教师一颗定心丸,让“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暨2021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辛然 摄)


为激励广大教师担当作为,两年来学校两次召开人才工作总结表彰会,并举行人才成长报告会,营造了惜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学校尊重数学学科的特点,构建了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在这里我能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数学研究院刘春晖副教授的话代表了很多教师的心声。

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技术教师团队,在邓宗全院士和刘宏院士带领下,形成了“大师+团队”模式,2021年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凭“贡献力”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团队成员岳洪浩深有感触地说:“学校的评价导向和示范效应,让年轻人有信心专注做事,下硬功夫把冷板凳坐热。”

“没想到整个应聘过程在哈工大这么快就有了结果。入职前,计算学部就帮我安排实验室场地,确定博士生备案招生资格……”从深圳来到哈尔滨的朱国普教授,由衷赞叹学校一流的引才速度,“这些都让我很感动,更加坚定了我来哈工大的决心,我要在这里扎根,作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进人慢”曾经是困扰很多学院人才引进的难题。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人才引进快速响应机制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引才流程,建立人才引进快速通道,已分8批引进88人(含外籍人才16人)。

“感谢学校的人才服务专员,帮我解决了来校前的种种担忧,让我能够在疫情期间顺利入职并第一时间开展工作……”回到母校的交通学院郑好教授,是学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的受益者之一。

为了帮助青年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学校实施了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人才发展提供个性化、一对一服务支持,目前已选聘校院两级人才服务专员42人,为86名青年教师配备成长专员,全面助推教师成长发展。

校领导与青年教师座谈交流(辛然 摄)


打造引才聚才的“哈工大品牌”和“哈工大速度”,持续筑牢人才高地,两年来,学校新增3位两院院士、61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3位国家级青年人才,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哈工大智慧。


建设宜学宜教宜居的美丽校园

谱写情系师生的暖心答卷


师生冷暖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6月风暖夏已浓,毗邻一校区体育场的文轩科技创新园区人才用房和人才公寓也乘着利好的东风,演奏着人才安居工程的进行曲。

建筑工地机器轰鸣,2700余套文轩科技创新园区人才用房和人才公寓加紧建设,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崛起一片宜居新区。

校领导检查人才公寓施工情况(辛然 摄)


翻开美丽校园建设行动方案的“账单”——

两年来,一个个亮点项目、一项项校园规划,构成一幅打造高品质学习生活综合体集群的美好答卷,令师生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师生所盼,政之所向。

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到 2025 年,建设“更加宜学、更加宜教、更加宜居”的美丽校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哈工大科学园(辛然 摄)


《哈工大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编制实施《哈工大校园规划2020-2035》,全面推动校园建设提档升级,提升师生校园生活便捷度、舒适度和满意度,顺应师生对高品质学习生活的期待——

A01公寓“旧址”变“新家”,5100余名学生搬进“幸福里”;

A02、A18公寓大改造“快马加鞭”,“老旧小”蝶变“新家园”;

3.5万平方米的二校区学生公寓已开工建设、7.7万平方米的科学园学生公寓建设项目成功获批并即将动工;

本科生公寓4人间将于今年全部实现,学生公寓“421”目标(本科生四人间、硕士生两人间、博士生一人间)指日可待;

14个新建浴池投入使用、改建面积2500平方米,近3万名学生随心所“浴”不出楼,公寓全部实现洗漱温水供应……

A02公寓样板间(辛然 摄)


当同学们纷纷为居住条件的持续改善点赞的同时,住在老旧小区的教职工们也不用再为买菜上下楼困难而发愁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党委把握“我为师生办实事”契机,专题研究部署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工作。随着改造工作紧锣密鼓推进,21部电梯已完工,9部正在建设。

老旧小区装上电梯(辛然 摄)


走在夏日的校园里,师生们还不时发现新的变化和惊喜——

校园交通规划打出“组合拳”,行车道变步行区;

暖廊建设项目启动,校园“空中行走”不是梦;

中俄联合校园正由蓝图变成现实,打造国际交流新名片;

成立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加快实施世界顶尖大学战略合作计划……

暖廊效果图(资料片)

中俄联合校园效果图(资料片)


新的征程上,学校用心、用情、用力,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切实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大事,把民生工程作出新增量、新成效。

两年来,哈工大以实干笃行增添校园幸福底色,通过一个又一个民生工程,让师生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变化与幸福,逐渐筑起一座洒满爱意的校园,一个诗意栖居的家园。

哈工大星(辛然 摄)

威海校区(威海 摄)

深圳校区(深圳 摄)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追梦人。

每一份沉甸甸的答卷,都是哈工大人在新百年赶考之路上留下的坚实足迹。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将这份答卷呈现在哈工大新百年的发展蓝图上——

向总书记报告!向党中央报告!

责任编辑:刘培香

审核:宋玲、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