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栏目  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

从“三人一桌”走出的“仪器报国”团队

2021年07月18日 新闻网 浏览次数:5660

哈工大全媒体(刘培香/文 研究所/图)2021年2月19日,大年初八。位于科学园的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412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从古田会议精神到“仪器报国”精神,从学校“十四五”规划到研究所未来发展……在研究所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上,谭久彬院士带领全所教师,谈历史、话未来。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不知不觉连午饭时间都忘记了。

每年大年初八,是研究所教职工“正式开工”的日子,更是全所统一思想的日子。不仅如此,每年元旦之前,研究所还会举行全所师生共同参加的总结大会,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要进行“述职”,对照年初的规划盘点一年的亮点工作。“一年一度的‘答卷’,是压力,也是督促。”研究所的教师们说。

15年来,记者多次走近这个把国家需求当作第一选择的团队,每一次都能收获不同的感动。而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每年春节期间张贴在研究所门口的两副对联,其中一副是:

“树雄心艰难创业图国家强盛 立壮志刻苦攻关为民族复兴”

这副对联是谭久彬院士30余年科研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团队的座右铭。



打造国之重器:“要有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劲头。”

提起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很多人都不会忘记所长谭久彬从“一张借来的实验桌”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的故事。

谭久彬有一个十分形象的绰号:“拼命三郎”。

1992年,谭久彬带领包括自己在内只有三个人的课题组白手起家时,连自己的办公桌都没有,只能挤在一张借来的桌子旁开展研究。虽然一穷二白,但他们从一开始就把科研目标瞄准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从此除了睡觉吃饭,谭久彬几乎都泡在实验室里——一定要在大型超精密仪器技术研究领域拿出“硬碰硬”的东西来!

不停地跑北京、上海等地,跟人磨嘴皮子,等上很长时间,只为蹭人家的地方和设备做一个实验……经历过无数次挫败,谭久彬带领课题组继续往前走。他一直这样激励大家:“这项研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成果,我们不仅要吃得起苦,还要有很坚强的毅力和韧劲儿,要有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劲头。”  


1995年,我国第一台大型圆柱度仪在“三人一桌”的特殊课题组中诞生


十余年磨一剑,2006年荣获哈工大建校以来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后,谭久彬的眼光放得更远:“先进装备发展的核心技术是国家急需的,买不来又绕不过去,怎么办?”于是他带领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的团队,紧密结合国际光学与光电技术、超精密技术和仪器工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以“精益求精、创新集成”为理念,持续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先必须建设世界仪器强国。”谭久彬说,“如果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世界一流,并且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创新’‘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就一定会实现,世界仪器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就一定会实现。”


谭久彬指导学生科研


多年来,团队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研制成功30余种国家级计量标准装置和大型超精密仪器与装备,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建设了国家创新引智基地、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以及两个产业化基地,为国家解决了一批高端装备研制生产中的超精密测量难题,为我国相关精密计量和装备制造领域建立起系统的超精密测量体系,将我国部分大型精密仪器技术水平带入国际领先行列。

“我们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研究的干涉仪,支撑、组成中国最先进的微电子装备……”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的副所长胡鹏程教授说。继百年校庆之际研制成功新一代超精密激光干涉仪后,2020年底胡鹏程带领的团队连续获批“引力波探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德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不仅将研究深入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还将在国际上首次开展皮米级激光测量仪器的比对测试。


胡鹏程(左五)课题组荣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的崔俊宁教授则在大深宽比微小尺度测量、超大型精密隔微振等方向不断取得创新研究成果,和团队一起解决了航空/航天发动机制造、高性能卫星相机研发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用于多个航天工业部门和精密仪器与装备制造企业。


崔俊宁与学生在一起


“作为哈工大超精密研究团队,有责任用自己的创新成果为中国制造、为龙江发展贡献力量。”2020年2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谭久彬临危受命牵头组建联合开发团队,“突击”攻关,快速完成研制任务,研制的检测设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受到黑龙江省表彰。


凝聚优秀团队:“在这里工作,有干劲儿,有奔头”

“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是谭久彬团队成功的秘诀,也是这个党支部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制胜法宝。

国家级“青年拔尖/领军人才”、“青年托举计划”、“中国青年科技奖”……从“三人一桌”的课题组到拥有一批领军人才、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大团队,谭久彬用了近30年时间。

“个人目标与研究所目标相一致,才能形成合力。”本着这样的团队建设理念,谭久彬根据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具体规划,既有统一的大目标,又有个体的差异化,不可替代、优势互补。

谭久彬特别提倡“专精精神”。然而要专精并非易事,既要耐得住艰苦科研的寂寞,又要受得住诱惑。因此,他为团队做出了选择——“国家需求就是我们的第一选择”,并将“挑战国际学术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理念与“合心、合力、合拍”的协作精神融为一体。


研究所师生合影


在这个党支部,既有全国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共产党员,也有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思政工作者……团队多次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百优党支部”“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哈尔滨市创新争先集体奖”“哈工大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基层党建先进工作奖”等荣誉。身边人、身边事,是最令人信服的榜样,也是最真实生动的示范与引领。

“要干事业就要在国内干,自己的事业要和自己的国家联系在一起。”抱着这样的信念,刘俭、崔继文、崔俊宁、胡鹏程、王伟波、赵勃、吴剑威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世界一流大学或顶尖研究机构深造以后,又带着一腔热情回到学校。 

“只有团结协作,每个人才能拥有更多机会;把个人事业与集体事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因为有这样的共识,大家在紧密合作的共同研究中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我愿意做大家的螺丝钉,大家也愿意做我的螺丝钉,只有相互支撑才能相互成就……”有着20年党龄的胡鹏程教授用“螺丝钉”来形容研究所的团队协作精神。他连用几个“高兴”来形容自己在团队中的工作:“做出一些成果,解决一些问题,教出一些学生,我自己高兴,所里高兴,学校高兴,国家和社会高兴。”


课题组师生在一起


“在这里工作,有干劲儿,有奔头。”副所长、原党支部书记邹丽敏教授道出了团队成员的心声。2002年留校至今已近20年的她,可以说是见证研究所发展的“老人”了,因此说起所里的老师和学生如数家珍,尤其是当年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一份申报材料谭老师亲自修改了5遍”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无论教学还是科研,谭老师都事无巨细地关心,哪怕是一份汇报的PPT,学生的一篇论文……谭老师一路带着我们成长,我们也要这样带学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邹丽敏带领学生开组会


“30年来,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正是谭老师‘挑战尖端、仪器报国’的情怀。在这种精神引领下,团队不仅创造出一批一流的技术成果,也培养出一批一流的人才……”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宣讲团成员、党支部支委王伟波副教授说,研究所不仅做“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更是坚持打造“顶天立地”的团队,培养的一批青年才俊逐渐成长为知名学者、航天总师、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王伟波带领师生开展学术交流


引领学生成长:“老师比学生还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党建工作应该深入科研、教学主战场,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精神教育融入课题研究中去……”这是谭久彬始终坚持的理念。

和哈工大很多团队一样,研究生是科研攻关的重要力量。为了将教师队伍的科研理念与作风传承给研究生,他提出教工党支部“以教带学”,与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共建,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意志。

“首先要有志向、干大事;其次,不要怕,不要迷信,要敢于挑战尖端、能打硬仗;最后,选择好方向后,最重要的是专注和坚持。”谭久彬经常这样教导学生。

“凌晨三四点做出来的数据是最理想的”“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捷径”……“十佳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石剑是谭久彬的博士生。聊天过程中,他多次用“有意思”来形容山重水复的科研过程。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团队成员一起完成高分辨力型自准直仪研制,获得7项国家专利授权,带队荣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他还和党支部成员一起,为学弟学妹们讲述研究所的奋斗故事,将“挑战尖端、仪器报国”的精神火炬传递下去。 


石剑带领团队参加研究生十佳主题党日活动答辩


在党支部联合共建的推动下,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意识和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水平明显提升,近5年共获国家级奖学金30余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SCI论文160余篇,获中国和国际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其中90%的二年级博士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特等奖等国家及省级以上学术竞赛奖20余项,白洋、冯昆鹏先后获得仪器仪表学会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团队荣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


“大四时提前进入实验室,一边做毕业论文一边参与课题研究。那时候觉得自己的论文写得还不错,可是看到崔(俊宁)老师逐字逐句的批注,简直无地自容……”被评为学院“最美党员”的赵亚敏不好意思地说。经过5年多的打磨,她在参与航天五院横向重点项目、国家“大科学工程”等多个项目研究中越来越自信,也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课堂教学可以传授知识,但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意志则必须在科研实践中磨炼,一次现场教育胜过很多次课堂教育。”崔俊宁说起自己带研究生去航天五院项目现场开展科研合作的经历,“看到几乎每个实验室都有我们的研究成果,学生们深受触动,也对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有了更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记者见到即将毕业投身中国重汽的万道文时,他刚从齐重数控完成半个月的课题研究回到学校。这个23岁的小伙子,从研一开始就跟随导师刘永猛多次到车间“实战”,结合硕士论文进行智能机床工件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研究,有效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能够用自己的技术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作点贡献,对‘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有了切身的体会。”


万道文在齐重数控做课题


“学生负责‘异想天开’,老师负责把握技术路线可行性。”仅2020年就指导学生获得13项学科竞赛奖的青年教师史维佳说,这样能够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得到最大的释放,完成有想象力的优秀作品。

“谭老师可以说是全年无休,除了出差几乎都在研究所,带我们的老师都比学生还拼。”以专业排名第一保送读研的王丙泉说,“在这样的团队、这样的氛围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优秀毕业生返校


是啊,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正像研究所门外的另一副对联所写:“弘扬探索精神挑战科学前沿,发挥团队优势担当国家重任。”还有更多的科学前沿、更多的国家重任在等待他们去挑战、去承担,他们将一直努力下去。未来,任重道远;未来,风景无限。

责任编辑:刘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