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我校参与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2020年01月14日 新闻网 浏览次数:2668

哈工大报讯(吉星/文)1月11日,我校参与的、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主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开放运行条件,正式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针对我校的相关工作,国家验收会给出“FAST项目创造了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网结构”的验收意见。

国家天文台1994年提出建造FAST项目的设想并开展预研工作。哈工大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沈世钊院士、范峰教授、钱宏亮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自2003年起全程参与了FAST项目结构系统的预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2007年作为国家大科学工程FAST项目正式立项,哈工大作为第一合作单位负责反射面结构系统的初步设计,沈世钊任FAST项目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范峰任结构系统总工程师,钱宏亮任副总工程师。

FAST项目主动反射面的结构系统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体形超级巨大,反射面约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二是反射面要求实时变位,其支承结构实际上是可实时调控的复杂机构系统;三是工作抛物面的成形要求超高精度,其拟合均方根要求小于5mm。可以说每一个特点都是“拦路虎”,给设计团队带来超大难度。为此,团队提出了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网结构方案,并完成密云30米模型设计和实验工作,使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FAST项目,为超级“天眼”的国家立项和落成启用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鉴于哈工大在FAST项目中做出的突出贡献,2010年哈工大90周年校庆之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经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特将1996年6月7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哈工大星”。

哈工大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由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大跨空间结构的开拓者之一沈世钊院士于1985年创立,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拓与发展,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大跨空间结构理论硏究、人才培养和工程创新基地。团队长期坚持在工程实践中提炼重大科学问题,并将理论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中接受检验,同时努力继承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把个人事业同国家前途结合起来,为新时代建功立业。

沈世钊院士(中)和范峰教授(左一)、钱宏亮(右一)教授在哈工大星前合影留念

范峰教授(右)、钱宏亮教授(左)参加FAST项目国家验收会

责任编辑:吉星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