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栏目  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

《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报道哈工大“八百壮士”事迹

2019年08月06日 新闻网 浏览次数:1652

 哈工大报讯(报宣)8月6日,《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以《“八百壮士”谱写科学报国华章》为题报道了哈工大“八百壮士”事迹。

 报道全文如下:

(据新华社)上世纪50年代,800多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热忱,从祖国各地奔赴远在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他们扎根边疆,不畏艰难,建立起一批新学科,创办了一批新专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当时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5岁,历史为他们留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哈工大“八百壮士”。

近70年过去,他们或已离去,或已耄耋,他们身上闪耀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后来人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书写着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时代答卷。

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中国工程院院士、86岁的沈世钊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已在哈工大度过了60余载春秋。1953年,年仅20岁的沈世钊来到哈工大成为一名师资研究生。三年后,他留校任教。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哈尔滨工业大学被确立为我国学习苏联的样板学校。像沈世钊一样,很多青年教师响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号召,一路北上,来到天寒地冻的北疆。

“新中国成立,年轻人干劲儿十足,一心想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沈世钊说,当年的东北缺油少肉,校舍简陋,他们都不以为苦。在他们心中,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那时,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为本科生备课,当起“小教师”,还自发组织翻译、编写教材。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中,他们很快成长为一支年富力强、勇挑重任的教师队伍。

为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需求,哈工大按照行业甚至按照企业工种设置专业,有的专业名称与工厂车间同名。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哈尔滨锅炉厂急需专业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的秦裕琨回忆说,1954年,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他就参与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当时是学习苏联技术,今天我们的技术已在世界上领先。”

人才虽急需,但哈工大培养学生始终坚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哈工大原党委书记吴林说,当时各大工厂都活跃着哈工大毕业生的身影。他们既能画图设计,又能抄起家伙干活,哈工大因此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敢为人先 开创中国多个“第一”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哈工大几乎是白手起家。“八百壮士”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在摸索中起步。短短十余年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教学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杜善义,1980年到海外做访问学者,头一次了解到复合材料这个领域。很快,他创新性地提出将力学和新材料研究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两年后,杜善义回到哈工大。他说:“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把我派出去,我就要为国家建设出力,建立自己的团队,培养一批复合材料人才。”

当时,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正面临材料更新换代难题。杜善义提出,要想提升性能必须使用复合材料。他投身于复合材料事业,并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航天学院首任院长。航天学院参与了“试验卫星一号”“试验卫星三号”“空间激光通信”“载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

我国首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首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小卫星、第一部新体制雷达……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哈工大亮出了一份亮丽的科研成绩单。

薪火相传 新时代书写新华章

“哈工大‘八百壮士’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奋斗、敬业实干、团结奋进精神,流淌在一代代后来人的血脉中。”哈工大原校长杨士勤说。

40岁的黄志伟曾多次拒绝国外知名大学邀请,于7年前来到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3年时间内,他带领团队连续破解3个世界生命科学难题,让中国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哈工大是创新的圣地,也是创业的沃土。刚刚毕业留校的“90后”博士万龙迎来了在哈工大的第10个年头。大二那年,他进入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丰富的专业积淀和实操训练,让他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硕士毕业后便成立了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用我们的科研成果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老先生们教导我的,也是我创业的初衷。”万龙说。

在哈工大,像万龙一样的新一代“八百壮士”还有很多。明年哈工大将迎来建校百年。一代又一代“八百壮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将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多强劲新动力,书写更多时代新华章。


报道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8/348409.shtm


责任编辑: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