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哈工大环境学院任南琪院士团队在全球海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传输行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10月13日 新闻网 浏览次数:13

哈工大全媒体(张又元 张雪 文/图)近日,环境学院任南琪院士团队张子峰副教授在全球海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探索全球海洋中近50年来遗留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长期存在性及其生态影响》(Exploringglobal oceanic persistence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legacy persistent organicpollutants across five decades)为题,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该研究基于1980年至2023年间超过10000个海洋POPs的监测数据,深入评估了过去50年全球立法措施在减少POPs污染方面的成效。

POPs是一类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农业的化学物质,具有持久性、高毒性、高度生物累积性及远距离迁移潜力,严重威胁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该研究通过分析50年来的全球海洋POPs监测数据发现,虽然自2004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实施以来,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中低纬度海域的POPs浓度显著下降,但北极及其边缘海域的多数POPs浓度依旧呈上升趋势,全球海洋中的POPs污染问题依然严峻。这一现象表明,随着海洋洋流、二次源和全球变暖等作用,污染物正逐渐向北极迁移,造成这一脆弱生态区域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风险。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POPs在全球海洋中的时空分布格局,还探讨了其海洋传输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阐明了海洋中POPs动态过程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该研究指出,尽管许多国家已大幅减少POPs的排放,但海洋特别是北冰洋仍然是这些化学物质的重要汇聚地。研究发现,这些区域的POPs浓度上升,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理解POPs的全球迁移和沉积过程,也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污染治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团队未来的工作将重点关注POPs在全球海洋中的长期生态风险评估以及POPs和新污染物的监测。

此外,该团队在海洋污染物传输和环境行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在《水研究》(Water Research)和《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3篇论文。这些研究深入探讨了PAHs和POPs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理解海洋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动态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这些工作为海洋环境的污染防治开辟了新思路,并为全球化学污染物管理提供了关键的科学基础。

哈工大环境学院张子峰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张雪为论文第一作者。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资深研究员德里克·缪尔(Derek Muir)院士、哈工大环境学院李一凡教授、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罗兰·卡伦博恩(RolandKallenborn)教授和北京大学马建民教授等参与相关研究工作。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o5534


2000年至2023年全球海洋中HCHs、DDTs和HCB的时空分布


责任编辑:张又元

审核:宋玲 李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