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全媒体(马晓雪/文)5月19日,《学习时报》刊发校长韩杰才署名文章《推动第一生产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如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否蹄疾步稳,关键要看科技自立自强。文章从掌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动权、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阵地、以高效组织力推动高质量发展3个层面作了阐释,强调要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聚焦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抢占科技创新战略高地,厚植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推动科技第一生产力更加高效自主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底气、能力和水平。
全文如下:
推动第一生产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
韩杰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告诉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如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否蹄疾步稳,关键要看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聚焦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抢占科技创新战略高地,厚植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推动科技第一生产力更加高效自主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底气、能力和水平。
掌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把准并掌握科技创新领域基础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共性关键技术,其根本要靠强化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自进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推动时代发展滚滚向前,世界科技强国伴随历次科技革命浪潮先后崛起的历史充分说明:谁能掌握所在时代背景下推动科技产业革命的共性关键技术,谁就站在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动能转化升级的战略主动权。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作为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基础研究的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唯有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机遇,科学化、组织化推进基础研究工作,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原创性、颠覆性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抢占基础研究战略高地,迎头赶上、并跑领跑,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走出一条自立自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世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变革提供根本支撑。
要通过有组织的方式建立起基础研究的整体体系、重要平台和推动机制,引导和支撑科技工作者群体在具体科研实践中,既能够按照科学规律突破现有思维框架、另辟蹊径提出前沿问题,也要善于提出重大工程实践难题、因地制宜凝练科学命题,做到应用牵引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不断推动基础研究向真问题聚焦发力,以真问题引领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另一方面要强化合力攻坚。基础研究开展路径的系统性、复杂性,决定了基础研究要实现原创性、颠覆式创新,就必须要靠体系化的力量集群。我们要围绕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需求,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突出各类力量的独特优势和协同效能,构建起与真问题结构特质相匹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阵地
要构建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体系,即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深度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专章部署,并且紧跟在第四项战略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后,内涵深刻、用意深远,更加深刻表明以教育为基础、人才为根本推动的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必须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实际中统筹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生态体系。
纵观五次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科技强国渐次崛起的背后,教育、科技、人才是如何发生作用、产生联动并最终转化为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世界科技中心在18、19世纪转移至法国时,法国通过启蒙运动营造了向往科学的社会氛围,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科学家,在分析力学、热力学、化学等学科领域作出重大建树,但此时法国的研究工作以学院式为主,严重割裂了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没有将科学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影响了法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一点、一链、一体”上聚焦发力。“一点”就是要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对我国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的基本判断保持高度战略清醒,瞄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元器件、精加工生产制造及检测设备、高端通用芯片等领域的卡点、堵点,集中力量破解“卡脖子”问题,在国际科技博弈中立根破岩、站稳脚跟。“一链”就是把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的战略意图,进一步强化统筹布局和精准施策,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贯通、协同发力,打通基础研究通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一体”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建立起自己的发展模式和评价体系,勇于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以科技创新自主体系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高效组织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向大科学时代,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和整合力来推动落实。世界各国在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各有乾坤,但相较而言,我们有着独特而明显的领导优势、制度优势和作风优势,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强大定力,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坚决的自我斗争精神,确保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科学运转。
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将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始终在科技事业发展全局中把舵定向,在每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制定方针政策,构建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是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通过在科技领域实施举国体制,谋划打造了一大批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国之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举国体制”已然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独特优势,推动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为下一步高效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构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下的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有机创新体提供了行动指南。
大兴调查研究是作风保障。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科技创新中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我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科学问题凝练、科研力量组织、科研平台打造、科研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全链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高水平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找准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持续优化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快速迭代、提档升级,使科技创新体系始终同高质量发展预期同步匹配,确保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能。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文链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05/19/nw.D110000xxsb_20230519_2-A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