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27.5岁,这本书记录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04-20 11:52
作者:蒋肖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4月17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书封。主办方供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介绍,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工大。短短十余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

作者陈聪表示,本书力求通过大和小结合、必然和偶然的结合,把每个历史的碎片和最后的历史必然描绘出来,尽可能把枯燥的专业知识鲜活地表达出来。

书中生动展现了哈工大科技报国、科教兴国群体,特别是多位学者放弃优厚待遇,突破各种阻挠,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感人至深。

马祖光院士谢绝挽留,毅然回国,“人家的条件再好,都不如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刘永坦院士谢绝导师挽留,“母亲再丑、再穷,我也深深地爱着她,我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母亲的血脉当中”;蔡鹤皋院士回到哈工大,着手中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的研制工作……

“让年轻人踩着我的肩膀去攀登科学高峰”“我岁数大了,不需要这个,还是给年轻人吧”……书中还记述了多位院士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带领学生攻克科研难题,并将科研荣誉让给年轻人的故事。

2020年8月,84岁的刘永坦院士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哈工大,设立“永瑞基金”,助力学校培养更多电子信息领域杰出人才;自2020年5月起,蔡鹤皋院士向哈工大累计捐赠人民币735万元,2023年9月设立“鹤皋基金”;2023年12月,90岁高龄的沈世钊院士向哈工大捐赠人民币300万元,设立“世钊基金”,用于支持土木学院发展建设;自2019年12月起,秦裕琨院士向哈工大累计捐赠人民币150万元,同时设立“秦裕琨基金”,用于支持能源学院发展建设……

出版座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表示,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书,题材独特、人物独特、内容独特,是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典型文本。

责任编辑: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