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哈工大“最美笔记”上新!最后一个亮了……

新华每日电讯
2024年06月21日 10:04
图片
来源:中国青年报(整理 张小松)综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此前报道等

近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年一度的“最美笔记”
评选结果揭晓

学子们的笔记各有千秋
让人眼前一亮
手机拍照这么清晰
记笔记还有必要吗?
不少最美笔记达人
分享了记笔记的心得和技巧

《电路A(2)》

图片
图片

电气学院 马文煜:

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在我看来,记笔记的过程,就是梳理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不仅能更好地巩固知识点,还可以通过查漏补缺、静心思考,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分析(2)》

图片
图片

未来技术学院 庞博玉:

我很享受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节奏,记下每一个定理、每一条公式、每一张图表的过程。每一个字符、笔画都在我求学生涯中留下印记。

《微积分B》

图片
图片

计算学部 张宇杰:

我在记笔记的时候,比较注重笔记的美观性,花了不少的课余时间,但最后回过头来翻阅自己的笔记,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尤其是当有同学借用你的笔记时,笔记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物理化学》

图片
图片

化工与化学学院 张绍翰:

课前,我会提前阅读教材,了解将要讲授的内容和基本概念,这样在听课时就不会感到陌生。课后,我会及时复习课堂笔记,重点查看模糊不清的地方,从而全面掌握知识点。我习惯使用分章节的笔记法,每一章节对重点问题给出思考与解释。这样不仅使笔记条理清晰,还方便后期的查阅和复习。

《外国古代建筑史》

图片
图片
深圳校区 孙炫:

建筑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激发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创新的探索。这种学习与总结融贯中西、通合古今,让我在坚守高规格中练就真功夫,也为我看待中国建筑提供了新的视角,启发、激励我在未来以建筑为载体向社会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据了解,哈工大“最美笔记”评选
已坚持开展多年
并作为学生学业支持类奖项
纳入学校每年举办的教学节
同时评选出的“最美笔记”
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教学笔记、课堂笔记一起
在哈工大博物馆和哈工大中心
面向校内外展出

图片
图片博物馆展出的上世纪50年代的笔记

图片
博物馆展出的2024年“最美笔记”

图片

哈工大博物馆收藏的“铁将军”俞大光院士的《电磁场理论》教学笔记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校友在哈工大学习期间撰写的研究报告《金属晶间断裂的研究》


学校还将“最美笔记”
从哈工大博物馆
“搬”到哈工大中心
让更多观众有机会
感受笔记中的规格与功夫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点击视频听哈工大中心游客谈“最美笔记”


“最美笔记”令我记忆尤深。这不仅是优秀学子个人风采的展示,更体现了哈工大人一脉相承的坚守。从一张张纸、一个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已刻入每个哈工大人的骨子里。这也激励着我们以优秀学子为榜样,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使命,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善义班 马炎伯


看了这些优秀的哥哥姐姐写的笔记,他们条理清晰,运用不同颜色来标注重点,这可以使思路更清晰,构建起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我要把这些优点放在我以后的学习笔记中,努力像他们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学生。

——哈工大中心小学生参观者


作为家长,我认为让孩子看到这些学霸的笔记,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引导孩子养成踏踏实实沉下心来学习的好习惯

——哈工大中心参观者



看到这些留言
谁说手机时代
这样的笔下功夫
就不被需要了呢?

图片



热门视频




图片

更多精彩视频请扫二维码
关注新华每日电讯视频号

监制:卢刚 | 责编:赵岑 | 校对:张慧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华每日电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