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栏目  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

《光明日报》3天头版持续报道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用事业拴心留人”的故事

2016年07月18日 浏览次数:8386

    哈工大报讯(吉星/文)7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用事业拴心留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聚才”创新创业的故事(上)》为题,报道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日益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勇闯新路、奋力突围的做法和事例。12日、14日,《光明日报》头版又以《以抱团聚合摆脱困境——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聚才”创新创业的故事(中)》和《模式多样只为人尽其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聚才”创新创业的故事(下)》为题进行了后续报道。

    报道说,从成立伊始,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就围绕机器人产业,积极打造干事创业舞台,用事业拴心留人;同时集团以哈工大全校乃至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源为支撑,大力整合资源平台,把碎片化的技术和碎片化的人聚集起来,以抱团聚合摆脱困境,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了人尽其才、“聚才”发展的新路。创立仅仅一年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激情持续迸发,汇聚了67位博士、237位硕士,取得了单季度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的业绩。


报道原文——


用事业拴心留人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聚才”创新创业的故事(上)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朱伟华《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1日 01版)


  人才流失,是当下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三省的痛点。

  痛在心里。痛彻心扉。

  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那些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团队,有的多达上百人。他们来,为的是全面了解哈工大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人才状况。”

  然而,有人才、有技术,却留不住。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很快就会被优厚的薪酬、待遇“挖走”。纵有发展黑龙江、振兴东北的情怀,却无法转化为落地生根的现实。

  这一切就发生在眼前。韩杰才十分焦虑,也心有不甘。其实,很多关注东北的人和他一样,都在思索:问题,出在哪里?出路,又在何方?

止痛

  要想止痛,先要找到痛因。

  事业、待遇、感情——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三大“法宝”。可在现实中,孰轻孰重?孰先孰后?

  “关键是事业。”在韩杰才看来,没有事业,何谈待遇;感情可以留住心,却留不住人。

  “人才的全球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人才流失,不能怪人才。要怪,就要怪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东北地区培育新型产业业态的努力不够。”韩杰才分析道,目前东北地区很多工业企业,沿用的还是传统生产方式,用的是几十年前的技术,与当今学生在校学到的高科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软硬件工具的能力,完全不匹配。人才到了这样的企业,根本没有施展空间。

  同样的问题,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也在思考。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应该先从哪里入手?装备制造业!它曾经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引以为豪的铁拳;但如今,由于信息化、智能化嵌入不足,已经变成了发展的软肋。而这正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所拥有近百年工科底蕴的高校绝佳的发力点。

  打造机器人产业,摘取制造业皇冠顶端的这颗明珠!多方共识,一拍即合。2015年1月,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投资、注册资金2亿元组建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应运而生。

  它能成功吗?

舞台

  杨炽夫,工学博士,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似乎预示着,这位“80后”未来的事业之路将是一片坦途。

  但他本来可以预见的人生,却因一年半前的那次“讲课”彻底发生了改变。

  那是在2014年底,杨炽夫刚刚从美国访学归来,回到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邀他讲课的,是哈工大的几位师兄,也是他仅有的听众。杨炽夫所讲的题目与他在美国留学时的科研项目有关——机器人技术与医疗康复。

  “毕竟是进入了机器人的细分领域,我觉得当时他们也没太听懂我在讲什么,但是很感兴趣。”杨炽夫笑着回忆。这次讲课,其实也是面试。不久,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几位师兄成了集团的“老总”“副总”,出于对杨炽夫的学术水准,特别是技术转化能力的充分认可,他们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这个邀约,恰逢其时。从美国回来,杨炽夫心里充满了从事医疗康复机器人研发的强烈渴望。

  “大概是十几年与两三年之间的对比吧。”杨炽夫解释说,按以往的情形,在学校的研究所从事医疗康复机器人研发,他先要能申请到课题经费。但“康复机器人”与研究所原有的研究方向并不一致,申请课题立项的难度很大。而且他担心,就算申请到了课题经费,也不够“养活”自己的科研团队。“如果从一颗颗螺丝钉开始慢慢积累,这个项目做起来,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但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或许只要一两年就能初见成效。”

  事情的发展印证了杨炽夫的判断。从加盟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至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杨炽夫组建的集团三级子公司,从无到有,已经开发了14款医疗康复机器人的产品原型。最初注册资本500万元的公司,目前市场估值已经达到1亿元。

  这在以往,根本不可想象。

  像杨炽夫一样,很多年轻人加入到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中。创立至今不过一年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公司已经汇聚了67位博士、237位硕士,315位毕业于全国各地“985”高校、渴望创新创业的高才生。这个拥有1200多位员工的集团,平均年龄只有32.9岁。

  正是他们,在集团成立当年,就让集团销售收入突破了3亿元,2016年一季度更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毫无疑问,省里配套政策的正向激励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黑龙江省《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意见》,这些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可以将所获股权或净收益的30%至90%用于奖励。

  与金钱相比,更重要的是,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找到了开启全新事业的金钥匙。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究竟发生了什么?

以抱团聚合摆脱困境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聚才”创新创业的故事(中)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朱伟华《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2日 01版)


  创立仅仅一年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公司就汇聚了67位博士、237位硕士,单季度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短短时间里,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到底发生了什么?

平台

  “高科技创新创业的最大难处,是碎片化。单打独斗,很难生存。”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深有感触地说,“因此,从成立之初,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定位就是资源整合平台——围绕‘机器人’,把碎片化的技术和碎片化的人聚集起来,抱团发展。”

  对此,赵勇体会最深。这位手握10项专利的小伙子,曾参与过多个国家“973”“863”项目研究,最终选择加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创业。他看中的,是集团在品牌、融资、销售、推广等方面给予创新团队的巨大帮助。

  “集团在成立之初,就预先规划了很多分中心,它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市场末梢进行调研,收集分析市场需求、推广销售产品。”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总裁蔡德章介绍说,分中心会把这些市场信息分发给各个子公司和创业团队。再小的创业团队,也能拥有庞大的市场调查、销售网络。

  同样让赵勇感慨的,是集团对子公司全力支持,却从不干涉具体研发事务。韩杰才解释道:“创新、创业、产业化,是一个过程。在前两个环节,必须给予创新者充分自由,允许失败。只有进入产业化环节,各方面的管理约束才会逐渐加强。这是一个人力、资金、市场投入逐渐放大的过程,也是风险控制逐渐强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从开放型逐渐走向精细型的发展过程。”

  将碎片化的创新团队整合在一起,也让集团发展显露出了“众筹”的特色。一年多来,整个公司迅速拥有了20余个系列、100多种产品,履带式爬壁机器人、排爆机器人、安检巡防机器人等更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这大大增强了集团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不会因为某一项技术出现了问题,而让集团陷入全局性的困境。”韩杰才说。

基座

  除了碎片化创新创业人才的聚合,还有碎片化技术的聚合。

  “机器人研发,需要多学科支撑。比如,在我的团队中,我自己负责机器人技术,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的专家负责智能化,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授负责康复医学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杨炽夫,这位康复机器人创业团队的带头人说。

  韩杰才表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背后有着庞大的基座,这就是哈工大全校乃至更多国内、国际优质资源在做无形却强有力的支撑。这个无形的链条将碎片化技术迅速聚合到研发第一线。

  哈工大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机构网点开放实验室;在机器人领域拥有300余项核心技术及发明专利……

  关键的问题是,这些资源要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自如地使用,必须有明确的制度安排。

  “在学校层面,教师、研究人员、创新创业者,其身份是可以自由转换的,涉及职称等个人发展问题,都一视同仁。”韩杰才说。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走出了一条“聚才”发展的新路。

  这样的成功,可以被复制吗?


模式多样只为人尽其才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聚才”创新创业的故事(下)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朱伟华《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4日 01版)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倾注心力打造的集聚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作为探路者,它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兴衰成败,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它在运行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给人很多启示;它走出的新路能否被后来者借鉴,同样引人关注。

争议

  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杨炽夫,其实背负着不小的压力。

  “哈工大电液伺服仿真与试验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服务机器人事业部天愈康复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集于一身,不同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以往,在高校,人们更多地看重的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而像杨炽夫这样,被众人普遍看好的青年科研人才,将很多精力投入到面向市场的创业中去,是否值得?教学、科研、创业,哪一个是“主业”、该如何平衡?人的精力有限,身兼数职,能否兼顾?伴随一连串问题而来的,有规劝,有惋惜,也有怀疑。

  “我觉得,一流的科学家与一流的企业家并非不可兼得。”对杨炽夫来说,在学校研究所对外骨骼机器人的科研攻关和在创新平台对康复机器人的创业,他都不想放弃。“我的志向是:在科研方向上,做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侠’装备;在产业方向上,做世界一流的康复机器人供货商和服务商。”面对来自外部的争议,他只有一个念头:加倍努力,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类似杨炽夫这样的情况,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不是个案,也被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看在眼里。“说到底,是四个字:人尽其才。每个人的性格、知识、能力,决定了他到底最擅长做什么,是适合做教师、科学家、发明家,还是企业家。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我们希望这些青年人才在创业实践中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韩杰才说,“对于他们个人,这可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因此,从学校的角度,确保他们的角色、身份可以自由切换,就是要给这些人才多一分理解、尊重和保障”。

复制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创建一年多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激情持续迸发,聚才效应初步显现。很多人在问,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没有固定模式,就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模式。”韩杰才说,“作为全省瞩目的创新创业平台,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而所有决策的最根本出发点,都是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创造一个最适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在韩杰才看来,创立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最重要的收获,是打开了一个汇聚人才、振兴东北的思路。

  韩杰才透露,沿着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创建思路,有关方面正在筹划在大庆组建哈工大环境集团。“和机器人研发一样,哈工大在环境治理方面也有着雄厚的技术积淀;而大庆,一方面有着从资源城市转型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面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际需求,这就是市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对国内的环保产业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盘活大庆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中小型环保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加入集团,共同发展。”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创建,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思路决定出路。”韩杰才说。


责任编辑:吉星